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新闻专业还能热多久 06年高考报考专业要慎重
来源:北京考试报 2005-12-19 13:19:38 【字体:小 大】

 新闻专业是近年高考中的热门专业。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该专业的录取分数超过了英语和法学,连续几年稳居文科类专业首位,近几年报考该校的文科最高分考生,也往往出在新闻学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的录取分数也一向很高。考生报考如此踊跃,新闻专业的热度还能持续下去吗?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

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开设新闻专业的“老牌”院校,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新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专业,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分别于2001年、2002年开设了新闻与传播学院。1994年以前,国内有新闻学类专业点66个,而目前已经有专业点230个以上。据估计,目前全国新闻专业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5万人。

  有关专家指出,新闻学属社科类专业,高校投入成本较低,普通高校、民办高校以及二级学院都能很快上马。因此,各高校纷纷开设,学生总数迅速膨胀。

  就业前景并不看好

  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满足传播媒体的需要。近年内,国家对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杂志进行整顿,传媒业基本上维持现有规模,对新闻类毕业生需求量有限。据调查,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传媒对本科毕业从事一般新闻采编工作的人才需求量已接近饱和,今后不再录用大专层次的毕业生。同时,各类非新闻专业毕业生也蜂拥至媒体希望分一杯羹,很多媒体也更愿意录用具有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在一次招聘会上,一位来自武汉某高校新闻专业的男生说,他们全班20多人,除一名男生已经签约外,其余学生要么考研,要么到外地去求职。当然,也有一些职位很欢迎新闻专业毕业生,一位学新闻的学生发现,各级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喜欢招新闻专业的学生,因为他们文笔好,交际能力强。

  目前人才市场对新闻人才的要求更高了,新华社等知名媒体接收毕业生时,明确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此外还要过五关斩六将层层笔试、面试。据了解, 北京青年报每年招聘记者,报录比在50∶1左右。

  教育同市场有距离

  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应该是“杂家”,而目前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却是“专家”。因为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新闻专业教学方案很难做到跨学科、跨专业。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的学分数在150个左右,学生除了必修学分,很少有精力再去学别的了。学生在完成新闻学原理、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写等基本的专业课程外,还要学习一系列必修的课程,留给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学分、自由使用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校跨专业选课基本上成了无法实现的空话,通才教育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新闻实务界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媒体需要的是既能采写、又有创意,既会新闻、又懂管理,既懂媒体、又懂经营的复合型新闻人才。高校的培养目标同市场的需求有不小的距离。

  从以上现象来看,新闻专业现在虽然很热,但是四年后面临就业时未必不是“冷门”,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慎重。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